当前位置:

前沿访谈|把家风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抓手

文章发布时间:2021-05-13     发布者:李春旭     阅读:303

  日前,“清慎忠勤 儒学传家—林则徐家风展”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举办。图为北京东城区建国门街道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组织街道党员参观林则徐家风展。(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特邀嘉宾

  王 杰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教授、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

  陈洁琼 浙江省委党校全面从严治党研究中心研究员

  牛书军 河南省焦作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每年的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设立这一节日的宗旨,即在于提高对家庭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家庭的和睦、幸福和进步。“家”,在中国的政治、文化、生活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和地位。在中国人眼里,“家”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要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时代,我们该如何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围绕这些问题,我们邀请了相关高校和地方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谈认识体会。

  在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家风从来都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一个关乎国家治理的大事

  记者: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家文化,中国人身上有着深厚的家庭情结。在中国人眼里,“家”究竟意味着什么?

  王杰: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既是个人生理生命的主要成长之地,又是个人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养成的第一所学校。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底蕴深厚的家文化,培育了尊老爱幼、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等传统美德,这些都已经深深融入到了中国人的血脉中。对中国人来说,家庭是精神的港湾,是个体生命、生活、精神所在,是中国文化最深厚的精神纽带。同时,小家还连着大家,每个人从小家庭走出,又走进社会这个大家庭。家庭和睦,社会就会安定;家庭幸福,社会就会祥和;家庭文明,社会就会文明。家在个人与国家之间,起着上通下达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陈洁琼:家庭在整个国家和社会中既是最稳定的生产生活单位,也是最可依赖并有安全感的社会组织。对于个人而言,家庭是人们的生活依靠和情感归宿,代际之间充满着温馨的亲情,极大地增进了人们的幸福感。同时,中华民族历来讲家国同构、家国相通,“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家风从来都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一个关乎国家治理的大事。如果能把家庭治理好,推而广之,就为治理好国家奠定了基础。

  家风连着党风,家廉才能政廉,要把家风建设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

  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强调:“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严格管好家属子女,严格家风家教。”为什么如此突出强调家风建设?

  王杰:领导干部的家风家教,直接关系到干部政德的培养。如果缺乏良好的家教培养,在社会中又不能汲取利于自身修养的正能量,就算当了领导干部,也是根柢不固、政德微薄。同时,家庭是领导干部生活的重要环境,领导干部的言行举止、道德水准对家庭成员的影响极为巨大。如果家风不正,领导干部不仅大德难立、公德难守,而且私德必然败坏。

  牛书军:家风连着党风,家廉才能政廉。为官当修官德,官德养于平日,平日重在家风。从近年来查处的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例看,部分党员领导干部价值观扭曲,为家而贪、因家而腐的原因正是家风不正。比如,沁阳市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原主任李云森,从妹妹买房找人资助到安排他人为妹妹补缴养老保险,再到妻子拿着收受的礼金投资理财……一家人心安理得把公权力变成“私人订制”。这些案例启示我们,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是提高防腐拒变能力的重要一环。

    家族式腐败是家庭亲情与公权力扭曲结合而衍生出的一种独特社会现象,亟须防治

  记者:近年来,家族式腐败问题是社会高度关注的一种社会现象,其生成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防范和治理?

  陈洁琼:家庭式腐败的产生有多重成因。从经济视角看,家庭内部利他主义是家庭式腐败产生的重要原因。中国的家庭以家产制为组织形式,其主要特征是对内具有经济利益的高度一致性和产权的高度模糊性,对外则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各种经济活动。在家庭内部,如果领导干部以家庭整体利益作为价值标准,很容易使公权力演化成为家庭谋利的工具。

  从社会关系看,中国的社会关系以家庭为核心,以血缘或姻缘为联结,形成一种差序格局。这种社会关系特征强化了家庭的信任关系和依赖关系,但也导致了两个问题,一是当家庭利益和公共利益出现冲突,前者很可能是放在首位考量,二是亲属之间特殊信任关系下形成的腐败网络更稳定和隐蔽。

  从环境要素看,转型期的社会环境是家族式腐败产生的外部诱因。在构建现代法治社会的过程中,现代法治理念与传统的社会价值观念存在诸多冲突,如法律至上与重视人情的冲突、个体权利与家长式权威的张力、人人平等与爱有差等的张力等。在转型期,由于亲情等人情关系的存在,往往也容易出现“情大于法”的情况。

  牛书军:防治家族式腐败,须从家风建设入手,这是我们从实践中获得的切身体会。我们组织开展了“廉洁从家出发”活动,组织领导班子、党政部门班子成员及家属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签订《助廉承诺书》;定期廉政家访,多维度了解党员干部生活圈、社交圈,并将家属意见纳入干部日常考核和选拔任用;每逢职务晋升、岗位调整等关键节点,实行夫妻双方廉政承诺制度;组织领导干部及家属开展职务犯罪案件庭审现场教育,对照典型案例反思发案的家风根源;健全完善党员干部家属子女和直系亲属从业回避等制度,专项清理领导干部经商办企业,等等。这些都是围绕家风建设、防治家族式腐败进行的有益探索。

  党员领导干部应把家风建设作为人生的必修课,正确对待和处理好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关系

  记者:重视亲情是我国独特而深厚的文化传统。但现实中大量腐败案例也表明,很多人栽在了亲情关上。对各级领导干部而言,该如何正确对待和把握好亲情关?

  牛书军:俗话说,“当官要公廉,亲情第一难”。对于手握公权力的领导干部来说,亲情不是家长里短的私事。必须树立有“度”的亲情观,在自己做到廉洁从政、从严治政的同时,加强对配偶、子女以及亲属的教育、提醒、约束,督促他们不打旗号、不耍特权、不占便宜,做到谈情不忘义、顾亲不逾矩、护亲不越界。

  陈洁琼:“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党员领导干部应把家风建设作为人生的必修课。要正确对待和处理好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关系,避免造成权力家庭化现象,为行贿者、官员亲属提供便利条件,进而演化为家族式腐败。此外,还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回避制度,比如在上海试点并逐渐向全国展开的关于禁止领导干部亲属违规经商办企业的相关规定,正是回避亲属在领导干部管辖范围内经商办企业从而防范家庭式腐败发生的重要举措。

  传承红色家风,关键是重家教、严家规、守家训,把爱党、爱国和爱家有机结合起来,划清公与私、情与法、善与恶的界线

  记者:在新时代,我们该如何传承弘扬中国古代家规文化和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

  王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要坚持立德树人的价值目标,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作用,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文化,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尤其要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家风建设与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有机融合起来,树立起重视家风家教的鲜明导向。

  牛书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非简单的回溯,关键在于结合实际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比如,我们深入挖掘焦作本土历史文化,打造了韩愈、何瑭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名人家风文化品牌,积极发挥“清正廉洁”“戒贪戒奢”家训家风的引领、熏陶和教育功能。

  家风也是百年党史中恒久的话题。传承红色家风,关键是重家教、严家规、守家训,把爱党、爱国和爱家有机结合起来,划清公与私、情与法、善与恶的界线,让红色之魂植根于家风建设之中,将红色基因融入党员干部血脉。(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前沿访谈|把家风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抓手

作者:时间:2021-05-13浏览:303

  日前,“清慎忠勤 儒学传家—林则徐家风展”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举办。图为北京东城区建国门街道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组织街道党员参观林则徐家风展。(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特邀嘉宾

  王 杰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教授、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

  陈洁琼 浙江省委党校全面从严治党研究中心研究员

  牛书军 河南省焦作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每年的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设立这一节日的宗旨,即在于提高对家庭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家庭的和睦、幸福和进步。“家”,在中国的政治、文化、生活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和地位。在中国人眼里,“家”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要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时代,我们该如何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围绕这些问题,我们邀请了相关高校和地方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谈认识体会。

  在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家风从来都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一个关乎国家治理的大事

  记者: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家文化,中国人身上有着深厚的家庭情结。在中国人眼里,“家”究竟意味着什么?

  王杰: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既是个人生理生命的主要成长之地,又是个人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养成的第一所学校。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底蕴深厚的家文化,培育了尊老爱幼、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等传统美德,这些都已经深深融入到了中国人的血脉中。对中国人来说,家庭是精神的港湾,是个体生命、生活、精神所在,是中国文化最深厚的精神纽带。同时,小家还连着大家,每个人从小家庭走出,又走进社会这个大家庭。家庭和睦,社会就会安定;家庭幸福,社会就会祥和;家庭文明,社会就会文明。家在个人与国家之间,起着上通下达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陈洁琼:家庭在整个国家和社会中既是最稳定的生产生活单位,也是最可依赖并有安全感的社会组织。对于个人而言,家庭是人们的生活依靠和情感归宿,代际之间充满着温馨的亲情,极大地增进了人们的幸福感。同时,中华民族历来讲家国同构、家国相通,“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家风从来都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一个关乎国家治理的大事。如果能把家庭治理好,推而广之,就为治理好国家奠定了基础。

  家风连着党风,家廉才能政廉,要把家风建设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

  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强调:“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严格管好家属子女,严格家风家教。”为什么如此突出强调家风建设?

  王杰:领导干部的家风家教,直接关系到干部政德的培养。如果缺乏良好的家教培养,在社会中又不能汲取利于自身修养的正能量,就算当了领导干部,也是根柢不固、政德微薄。同时,家庭是领导干部生活的重要环境,领导干部的言行举止、道德水准对家庭成员的影响极为巨大。如果家风不正,领导干部不仅大德难立、公德难守,而且私德必然败坏。

  牛书军:家风连着党风,家廉才能政廉。为官当修官德,官德养于平日,平日重在家风。从近年来查处的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例看,部分党员领导干部价值观扭曲,为家而贪、因家而腐的原因正是家风不正。比如,沁阳市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原主任李云森,从妹妹买房找人资助到安排他人为妹妹补缴养老保险,再到妻子拿着收受的礼金投资理财……一家人心安理得把公权力变成“私人订制”。这些案例启示我们,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是提高防腐拒变能力的重要一环。

    家族式腐败是家庭亲情与公权力扭曲结合而衍生出的一种独特社会现象,亟须防治

  记者:近年来,家族式腐败问题是社会高度关注的一种社会现象,其生成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防范和治理?

  陈洁琼:家庭式腐败的产生有多重成因。从经济视角看,家庭内部利他主义是家庭式腐败产生的重要原因。中国的家庭以家产制为组织形式,其主要特征是对内具有经济利益的高度一致性和产权的高度模糊性,对外则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各种经济活动。在家庭内部,如果领导干部以家庭整体利益作为价值标准,很容易使公权力演化成为家庭谋利的工具。

  从社会关系看,中国的社会关系以家庭为核心,以血缘或姻缘为联结,形成一种差序格局。这种社会关系特征强化了家庭的信任关系和依赖关系,但也导致了两个问题,一是当家庭利益和公共利益出现冲突,前者很可能是放在首位考量,二是亲属之间特殊信任关系下形成的腐败网络更稳定和隐蔽。

  从环境要素看,转型期的社会环境是家族式腐败产生的外部诱因。在构建现代法治社会的过程中,现代法治理念与传统的社会价值观念存在诸多冲突,如法律至上与重视人情的冲突、个体权利与家长式权威的张力、人人平等与爱有差等的张力等。在转型期,由于亲情等人情关系的存在,往往也容易出现“情大于法”的情况。

  牛书军:防治家族式腐败,须从家风建设入手,这是我们从实践中获得的切身体会。我们组织开展了“廉洁从家出发”活动,组织领导班子、党政部门班子成员及家属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签订《助廉承诺书》;定期廉政家访,多维度了解党员干部生活圈、社交圈,并将家属意见纳入干部日常考核和选拔任用;每逢职务晋升、岗位调整等关键节点,实行夫妻双方廉政承诺制度;组织领导干部及家属开展职务犯罪案件庭审现场教育,对照典型案例反思发案的家风根源;健全完善党员干部家属子女和直系亲属从业回避等制度,专项清理领导干部经商办企业,等等。这些都是围绕家风建设、防治家族式腐败进行的有益探索。

  党员领导干部应把家风建设作为人生的必修课,正确对待和处理好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关系

  记者:重视亲情是我国独特而深厚的文化传统。但现实中大量腐败案例也表明,很多人栽在了亲情关上。对各级领导干部而言,该如何正确对待和把握好亲情关?

  牛书军:俗话说,“当官要公廉,亲情第一难”。对于手握公权力的领导干部来说,亲情不是家长里短的私事。必须树立有“度”的亲情观,在自己做到廉洁从政、从严治政的同时,加强对配偶、子女以及亲属的教育、提醒、约束,督促他们不打旗号、不耍特权、不占便宜,做到谈情不忘义、顾亲不逾矩、护亲不越界。

  陈洁琼:“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党员领导干部应把家风建设作为人生的必修课。要正确对待和处理好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关系,避免造成权力家庭化现象,为行贿者、官员亲属提供便利条件,进而演化为家族式腐败。此外,还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回避制度,比如在上海试点并逐渐向全国展开的关于禁止领导干部亲属违规经商办企业的相关规定,正是回避亲属在领导干部管辖范围内经商办企业从而防范家庭式腐败发生的重要举措。

  传承红色家风,关键是重家教、严家规、守家训,把爱党、爱国和爱家有机结合起来,划清公与私、情与法、善与恶的界线

  记者:在新时代,我们该如何传承弘扬中国古代家规文化和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

  王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要坚持立德树人的价值目标,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作用,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文化,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尤其要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家风建设与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有机融合起来,树立起重视家风家教的鲜明导向。

  牛书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非简单的回溯,关键在于结合实际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比如,我们深入挖掘焦作本土历史文化,打造了韩愈、何瑭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名人家风文化品牌,积极发挥“清正廉洁”“戒贪戒奢”家训家风的引领、熏陶和教育功能。

  家风也是百年党史中恒久的话题。传承红色家风,关键是重家教、严家规、守家训,把爱党、爱国和爱家有机结合起来,划清公与私、情与法、善与恶的界线,让红色之魂植根于家风建设之中,将红色基因融入党员干部血脉。(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曹山路962号安徽财经大学东校区1号办公楼南三楼   电话、传真:0552-3178189 版权所有:中共安徽财经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安徽省监委驻安徽财经大学监察专员办公室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曹山路962号安徽财经大学东校区1号办公楼南三楼 版权所有:中共安徽财经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安徽省监委驻安徽财经大学监察专员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