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锁找芯,劈柴照纹。凡事遵循一个“理”字。《晋书·宣帝纪》有言:“顺理而举易为力,背时而动难为功。”这句话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都要顺着事理,顺着时势,这样才容易取得成效。相反,如果违背了事理,逆势而功,必会碰得头破血流。
庖丁解牛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庄子通过赞扬庖丁的技艺启示世人,要游刃有余、成就事业,就需依据事物自身运行的规律来办事。这个规律,就是解决问题、提升境界的道理。正如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所言:“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显著于天下,循而得之,非若异端孤守一己之微明,离理气以为道德。”
万事万物,顺乎事情的道理,问题就更易解决。有一则寓言故事,讲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衣服吹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冽、寒风大作,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将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阳光明媚,行人因为温度上升,因此解开纽扣,脱掉大衣。显而易见,南风获得了胜利。南风之所以赢了北风,就在于南风顺理而为,而北风只使蛮力,徒劳而已。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在《战国策目录序》中写道:“盖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此理之不易者也。”我们要顺的“理”,既有不变的大道,也有适变的方法。如果说大道是事物的内在规律,那么方法则是过河的桥和船。今天我们讲,“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就是在遵循普遍规律的前提下尊重个体性、差异性,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问题给予不同解法。
对党员干部来说,解决问题首先要找到问题的原因和本质,从而顺理而举、破解难题。如果找不准“锁芯”、找不对“纹路”,看似很用力,却往往事倍功半,甚至无法解决。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对各种问题清单难以销号,有的干了很多工作却成效不大。探究起来,这些问题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懂规律、不会方法、盲目蛮干。
找到规律、顺理而举,是干事创业的重要经验。如何找到其中的道理、哲理,靠学习,也靠实践。一方面,需要认真学哲学、学党的创新理论,懂得辩证法,掌握事物的内在机理,学会科学方法;另一方面,要敢担当、勇作为,对看准的事就该大胆干。相信只要是做到实干苦干加巧干,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就能解决问题、开创新局。(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